【耕读故事·师者】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明确提出并深刻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并号召全国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师者如光,点亮万千梦想。新时代新征程,学校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全面实施“大先生”培育行动,在思想政治引领、师德师风建设、能力素质提升、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持续发力,着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坚定信心,挺膺担当,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新征程中书写农职答卷,贡献农职力量!
他是深耕果园的科研先锋,在田间地头探索树形奥秘,用数据与汗水攻克苹果种植难题。
他是行走四方的扶贫使者,于祖国大地播撒致富希望,以技术与热忱助力果农脱贫致富。
他是三尺讲台上的育人园丁,在教室与田地间培育农业人才,将知识与信念传递给莘莘学子。
他是农业科技的攀登者,在科研前沿勇攀技术高峰,凭创新与坚持不断深耕智能科研新领域。
他是苹果技术的传承者,是科技扶贫的践行者,是职业教育的耕耘者,他是智能农业的探索者,他就是北京农业职业高照全教授。

在教育和农业领域,有这样一位“闲不住” 的人,他用自己的坚持与热爱,在农业职业教育奋斗之路上不断书写着令人赞叹的篇章,在苹果开心树形研究和推广中做出重大贡献,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苹果教授”。
初涉科研,开启苹果技术探索之旅
2002年,当高照全老师还是一名攻读果园专业的研究生时,便敏锐地察觉到我国苹果种植面临的问题。当时,苹果作为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果树,多数种植在边远山区、黄土高原等贫困地区。但2000年前后,由于树形管理不当等问题,很多产区苹果产量低,果农遭受了巨大损失。
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老师追随昌平区原科委主任张显川,开始了苹果开心树形的研究工作。这一时期,他深入果园,在田间地头一待就是一天,一干就是数年,不断专注于调查不同树形苹果的生长状况。为了获取更全面的资料,他遍访名师、请教果农。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努力,高老师逐渐积累了丰富的一手资料,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投身推广,助力果农脱贫致富
自2002年起,高老师怀揣着科技扶贫的梦想,开始在全国范围推广苹果开心形技术。他的足迹遍布北京、陕西、山西、甘肃、新疆等多个省区市。


在推广过程中,条件十分艰苦,有时就吃住在老乡家中。为了让果农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技术,他亲自示范,手把手地教果农如何修剪树枝、如何管理果园。在山西万荣县,有一位叫闫振元的老农因不知苹果如何修剪,专门来北京请他指导。他连续五年,每年至少四次前往当地,手把手地传授技术。由于技术效果显著,该技术很快在当地得到普及。2016年,当地果农又遇到技术难题向他求助,他毫不犹豫,自掏腰包一次次奔赴千里之外。

就这样,高老师先后在各地建立了60多个苹果开心形改造示范推广基地,直接培训技术人员和果农10万余人,直接示范推广面积达150余万亩。他的努力不仅解决了苹果种植的技术难题,更探索出了一条科技扶贫的有效途径,许多果农因他的帮助走上了致富之路。2021年,高照全老师荣获“北京市扶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这是对他多年扶贫工作的高度认可。

除了在北方地区推广苹果技术,高照全老师还积极拓展农业技术帮扶的范围。自2021 年起,他在顺义龙湾屯镇指导设施樱桃生产,通过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使当地樱桃亩收入超过 8 万元,成为现代农业的样板。此外,他还将设施樱桃技术推广到拉萨尼木县,在雪域高原实现当年定植、当年开花结果,成果入选援藏三十周年成就展,为边疆地区的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新模式。

扎根职教,培育农业领域人才
2009年博士毕业后,高照全入职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开启了他在职业教育领域的新征程。走上三尺讲台,他以心育心、以德育德。在教学中,他注重把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实例、社会热点谈价值观,引发学生共鸣,让德育教育如春风化雨般滋润学生的心灵。对于不同特点的学生,他因材施教。喜欢科研的学生,他引导其参与科研项目,培养求真务实的学风;好动外向的学生,他带领他们参加社会实践,锤炼吃苦耐劳的品格。在他的悉心指导下,这几年陆续有四十多名学生发表了论著或专利,还培养出市级优秀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和优秀个人。他也被同学们评选为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第一届“我最喜爱的老师”,并入选北京市职教名师和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学校开展了一系列建设工作。高照全老师积极投身其中,参加并执笔起草了北京市特高“都市园艺专业群”申报书和建设方案,以及国家双高“园艺技术专业群”申报书和建设方案。夏日酷暑,冬日严寒,他常常在办公室忙碌到深夜。2018年,学校“都市园艺专业群”获北京市教委立项,全市排名第一;2019年,“园艺技术专业群”被教育部列为A档重点建设专业群;高老师主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子项目,2023年相关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近几年,高老师以真实生产项目为载体,带领学生开展创新创业项目,先后获国家级创新创业大赛奖励2项,省部级奖励12项,探索出“产学研创赛”一体化育人有效途径,为现代农业职教发展提供了样板。


持续科研,攀登农业科技高峰

近年来,面对农业智能化的发展趋势,高照全老师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我是个闲不住的人,一边做手头项目,一边研究新技术。不断探索和行动,才能不断成长进步。”他围绕果树智能化生产,从学科交叉入手,在果树表型组和生理模型等方面开展大量研究。在研究果树表型组时,他带领学生和果树创新团队研发多款智能表型机器人,收集海量的数据,再通过复杂的数据分析和建模,探索果树智能化生产技术。经过不懈努力,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他先后主持省级以上项目18项,参加省部级以上项目20余项,主编专著和教材12部,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28篇。2020年,因在基础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高老师入选“北京市百千万人才工程”市级人选。

2024年,对于高照全老师来说是极具意义的一年。在庆祝第40个教师节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活动中,他被授予“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这一荣誉不仅是对他个人的高度赞誉,更是对他多年来在教育、科研、推广等方面坚持不懈努力的最好见证。


择一事,终一生。从初涉科研到如今的累累硕果,高照全老师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落实到行动中。他就像一粒种子,在教育和农业的土壤中不断深耕,生根发芽,绽放出绚丽的花朵,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高技能人才培养作出了突出贡献。
【250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