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关于实施“十二五”时期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的意见》(京教人〔2011〕7号)和《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全面加强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学院办学水平,推动学院实现科学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出如下意见,望认真贯彻落实。
一、师资队伍建设成效与不足
(一)师资队伍建设成效。
近年来,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工作,遵循优化结构、注重培养、加大引进、积极聘请的思路,着眼于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紧紧抓住引进、培养和使用三个重要环节,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整体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初步构建了一支质量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总体实力达到同类院校领先水平,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1.师资总量显著增加,队伍结构逐步优化。
近年来,学院坚持“引培并举”的原则,逐步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是学院师资队伍规模增长最快的五年。共从一线为主引进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中高级人才134人充实教师队伍,教师队伍总量达到374人。教师学历、专业技术职务结构都有了大幅改善,教师中具有高级职务的人数达到147人,占39%,其中教授27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232人(其中博士25人),占62%,其中40岁以下青年教师硕士比例达到77.3%。同时积极聘请来自行业、企业一线的兼职教师120人,建立了20人的专职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专业教学梯队结构有了明显改善,具有较高水平的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初步形成。
2.教师培训工作不断加强,队伍整体素质显著提升。
学院围绕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的总体目标,以国家级示范校创建为契机,采取国外进修、企业实践、国内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培训制度和体系建设,不断拓宽培训渠道,持续加大教师培训支持力度。累计投入近900万元选送教师参加各类进修培训、企业实践和郊区挂职锻炼,教师培训覆盖率达到100%。“双师”型教师比例由60%提高到80%,教师科研学术成果持续快速增长。有效的师资培训,促进了教师队伍先进职业教育理念的形成,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
3.高水平教师初步显现,创新团队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近年来,学院高度重视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和优秀教师培养建设。积极参加北京市职业院校创新团队和优秀教学团队遴选,提供经费和科研条件支持,以团队建设为核心带动教师队伍教学、科研和服务能力的提升。以开展挂职服务、提供高水平科研项目、高端学术交流等形式,为崭露头角的优秀教师提供平台和加以重点培养,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双师型”教师。现有北京市级教学名师6名、北京市职教名师1名、市级专业带头人2名、市级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2名,聘请来自首农集团的特聘专家1名,北京市先进工作者1名,形成7个专兼结合的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和优秀创新团队。
4.师德师风建设成效显著,高尚的师德师风初步形成。
学院始终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队伍建设首位,制定了《加强和改进教师师德建设实施意见》,提出了教师行为规范,建立了师德考核办法,实行了师德建设“一票否决制”。通过开设师德讲坛、开展师德标兵评选等活动,树立了一批优秀教师典型,营造了健康向上的教学和科研学术氛围。通过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
5.教师管理制度不断完善,队伍活力进一步增强。
近年来,学院积极实施了三轮以转换用人机制为核心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逐步深化教师职务聘任制度、岗位管理制度、职称评审制度、农业推广教授聘任、实践指导教师聘任和绩效工资制度改革,探索建立了科学、有效、可行的教师聘任、管理、培训、考核、待遇等配套管理制度,教师队伍建设机制进一步完善,教师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形成了按需设岗、竞争择优、按岗聘任、合同管理的用人机制,建立了有利于教师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良好制度和机制环境,激发了办学活力和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二)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院师资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已经走在全国同类院校的前列。但在学院“十二五”期间加快改革发展,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职业院校的新的发展形势要求下,师资队伍建设还存在不能很好与学院发展目标和任务相适应,与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的目标还有不小差距,主要体现在:
一是整体素质仍需提高。多数专业教师缺少企业工作经历,对生产和服务一线了解较少,教学能力特别是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偏弱,高水平“双师型”教师不足。兼职教师比例偏低,管理不规范,作用发挥不充分。
二是职教名师尚未出现。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实力虽然显著增强,但优秀拔尖人才少,特别在职教领域、同行业、北京地区乃至全国,具有较大影响的高水平职教名师和领军式人物还没有出现。
三是人才梯队建设不尽合理。师资队伍总量和结构得到显著改善,但老中青相结合的人才梯队建设不够合理,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队伍数量仍不足,选拔培养机制还不健全。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重视不够,可持续发展的优秀人才梯队尚未形成。
四是师资保障制度仍需完善。教师选拔聘任、培养培训、考核评价、分配激励等管理制度还不够健全,特色不够突出,有利于优秀拔尖人才脱颖而出、激发教师队伍的活力和创造性的体制机制尚未形成。
二、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新要求
“十二五”期间学院提出大力实施“人才强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战略和“一体两翼”发展模式,学院已经进入到全面建设理念先进、特色鲜明、成就突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职业教育学院的关键时期,师资队伍建设面临新机遇和新挑战,对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未来几年,学院要始终坚持服务学院科学发展的全局,紧紧围绕学院发展的战略目标,深入贯彻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创新,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加大培养、引进和聘请力度,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优秀人才成长发展和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加快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大力推动师资队伍建设再上新的台阶,更好的满足一流的人才培养质量的客观需要。
三、师资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学院事业发展的新要求,以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为引领,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为中心,以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为重点,以创新制度和机制为动力,以完善培养培训体系为保障,以实施“十百千”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为抓手,建设一支品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规模适当、专兼结合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二)目标任务。
进一步完善教师引进、培养、使用体制机制,增强教师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形成有利于人才发展和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到2015年末,专任教师总量稳定在380人左右,获得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达到65%以上,高级专业职务专任教师的比例达到50%以上,“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90%以上,师资队伍结构更加合理。重点打造在职教领域乃至国内同领域专业有较大影响力、较高知名度的职业教育名师10名;重点培养40名左右专业基础扎实、专业成果突出的专业带头人和60名左右具有突出发展潜力的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实现国内培训、国外培训和企业实践等高层次培训1000人次;争取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和国家级教学名师建设取得突破;建立一支稳定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的200人兼职教师队伍;大力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建设,全面提高师德水平。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新举措
以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为主线,以全面落实“十百千”师资队伍建设工程为平台,以高水平教学团队建设为载体,积极探索与企业联合培养专业教师的制度,有计划推进十名名师培养计划、百名专业带头人和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双师”素质提高计划、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计划和师德师风建设计划,全面提升师资队伍综合素质和整体水平。
1.名师培养计划。
通过引进和培养,重点打造10名敬业爱岗、师德高尚、积极投身教学工作、教学效果优秀、科研成果突出、技术推广和社会服务效果突出的,在有关专业领域、行业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和知名度的名师。对列为名师培养对象的教师资助15万元,在培训进修、学术交流、课题研究、著作出版、参与企业产品研发、科技成果转化、打造影响力和知名度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2.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建设计划。
要培养建设一支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队伍,使其成为教育教学、科研与服务及技术开发的骨干力量。在专业教师队伍中选拔40名左右专业基础扎实、专业成果突出的专业带头人,给予重点培养,在基础课教师队伍中选拔在基础课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中成绩突出的通识课改革带头人。每人资助6万元,主要用于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专业进修、企业实践、教育科研、参与企业产品研发、参加专业学术会议等。在专任教师中选拔60名左右具有突出发展潜力的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每人资助3万元,主要用于专业进修、企业实践、教育科研、参加专业学术会议,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
3.“双师”素质提高计划。
进一步加大教师培养培训力度,根据地区和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做好教师培养培训工作规划,制定配套政策措施,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企业实践、挂职锻炼、参与企业产品研发等方式,实现国内外培训、企业实践1000人次,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新方法和新技术。统筹抓好青年教师、基础课教师、实验技术等教辅人员的培养培训,提高教育教学和专业水平。
一是完善教师到企业定期实践和挂职锻炼制度。创新以企业实践为重点的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加强教师企业实践平台建设,加强教师企业实践考核与管理,开展“双师”素质教师遴选,在职务晋升和工资待遇方面予以倾斜。依托相关高等学校和大中型企业,依托于合作企业共同建立3-5个“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有计划选派教师到企业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进行企业实践活动,建立跟踪和评价机制,保证教师高质量完成企业实践,切实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
有计划选派优秀教师到乡镇或行业企业挂职锻炼,整合学院的科技、人才、信息等资源优势,为地方科技与经济发展服务,协助地方、企业开展人才、技术培训、产品研发和科普教育工作,促进实用技术的传播与应用,为地方当好科技与管理的参谋助手。同时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地区和行业与学院间的科技交流、项目合作、技术人员互派,加快科研成果转化进程,推动科研和技术创新,培养教师科研、技术服务和实践能力。
二是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国内研修。支持和鼓励专业教师参加专业知识更新、攻读学历学位、国家级职教师资培训、学术交流,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国内培训支持力度,不断优化师资队伍学历、学位和知识结构,进一步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
三是加强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建设。根据打造国际化理念和视野的教师队伍要求,按照不同专业定期选派50名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青年教师赴职业教育发达国家进修,增强专业素质,拓宽国际视野。聘请国外知名职业教育学者到学院开展相关专业讲座、论坛等。
4.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计划。
按照职业教育办学规律,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兼职教师的聘任与管理制度,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聘请200名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家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通过建立“企业讲师团”,逐步形成一支稳定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兼职教师队伍,进一步改善学院师资结构,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5.师德师风建设计划。
要始终坚持把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放在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全面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建设,引导广大教师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建立健全自律与他律并重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师德水平。要完善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考核、监督机制,将师德教育列为教师继续教育的必修内容,修订学院的师德规范实施细则,科学引导和规范教师言行,将师德表现作为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标准,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定期开展评选师德标兵活动,表彰树立一批道德高尚、行为示范的教师典型。
同时,进一步加强师资管理制度建设,逐步建立健全符合高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特点的,有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绩效考核和分配激励制度,提高教师生活待遇,改善工作条件,进一步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学院成立师资队伍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对师资队伍建设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协调。学院主要领导任组长,实行一把手负责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组织人事处,负责计划的组织与实施。各系部、分院要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按照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制定具体工作规划和工作方案,明确工作人员和任务分工,负责做好计划在本单位的实施与管理。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协作,为计划的实施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二)强化考核管理。
为确保高质量完成计划的各项任务,学院定期对项目实施、培养对象进行阶段性考核和检查评估,加强过程管理,强化责任机制,加强对项目实施效果的评估与反馈,有序推进计划的实施。
(三)加大经费投入。
学院将加大财力投入,安排1400万元专项经费保证建设计划的实施。加强项目的资金管理,严格执行经费管理制度,建立经费使用平台,做好经费拨付使用的监督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四)营造良好氛围。
广泛宣传贯彻人才强校、落实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动员全院进一步关心支持和参与师资队伍建设,为规划的实施创造良好环境和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