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体概况

共同体章程

首页 >> 共同体概况 >> 共同体章程

全国食品营养与安全产教融合共同体章程

(草案)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及《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23〕20号)等文件精神,推动食品营养、食品安全与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发挥龙头企业、社会组织、院校牵引作用,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教育链深度融合和有机衔接,促进校企协同创新,形成融合一体的产教发展新模式。现组建“全国食品营养与安全产教融合共同体”并制订本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共同体名称

全国食品营养与安全产教融合共同体(简称“共同体”)。

第二条 共同体性质

共同体是由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工商大学、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牵头组建,在自愿、平等、合作、共赢的基础上,联合本科高校、职业院校、科研院所、行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等共同组建的产教融合新型组织形态,跨区域汇聚食品营养与食品安全产教资源,有效促进产教布局高度匹配、服务高效对接,支撑食品营养与安全行业高质量发展,属于非法人、非营利性、互利性、平台型校企合作机构。

第二章 宗旨和任务

第三条 共同体宗旨

共同体以创新和深化产教融合为主线,产学研用相结合打造教育链与产业链的融合平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整合、协调共同体成员及产业资源,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资源共建共享、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构建校、行、企、研共同参与的多元人才育训与评价体系,提升共同体内成员的食品营养、安全与经营管理相关应用研究和技术服务水平,促进食品营养与安全产业与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带动全国食品营养与安全相关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提升食品营养、食品安全及相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第四条 主要任务

(一)协同开展技术攻关。建立健全协同创新机制,进行校企联合打造科研攻关团队,深入生产一线,瞄准产业需求,调研征集企业遇到的生产性和技术性难题,校企协同解决问题。共同体成员共建技术创新中心、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和重点实验室等,产出一批健康食品与营养搭配的产业前沿领域的创新成果,服务企业技术改造、工艺改进、产品升级,提升服务水平。

(二)联合开展人才培养。深入推进校企协同育人,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依据产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校企联合招生,开展委托培养、订单培养和学徒制培养,实施蓝领工匠专项培养计划,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共同体内企业招工要向共同体内学校倾斜,加大实习和就业岗位供给。共同体内学校要开放培训机构和继续教育机构,面向行业企业员工开展岗前培训、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支持共同体内高水平高等学校招收具有工作经历的共同体内职业学校毕业生和企业一线优秀职工,攻读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提升学历层次。

(三)构建产教供需对接机制。每年要组建工作专班,通过政策研究、调查问卷、走访调研、大数据分析等多种形式,开展行业发展趋势、人才需求与供给情况、技术技能研发服务等方面的调研,共享调研结果,据此持续优化共同体工作方向与安排。

(四)开发教学资源。组建高水平教科研队伍,对标产业实际和发展需要,结合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和技术攻关实际,将产业应用的工艺、技术、标准融入教学实践,开发专业核心课程、实践能力项目;发挥学校专业优势和企业的前沿技术优势,跟踪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标准,研制优质教学资源与实训基地并推广应用。

(五)开发职业技能标准。组建职业技能标准开发队伍,结合产业实际需要、职业院校人才培养需要,落实节点推进,就健康食品标准开发、食品营养培训资源开发、教学推广、鉴定考核等建立全流程职业技能推广体系,助力健康食品产业和乡村振兴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六)培养高水平“双师型”教师。建立院校教师和行企人才的互聘机制,共建共享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共同体成员加强沟通和交流,推动人才、资源流动,组织校校结对、校企结对活动,组织成员开展国内外学术技术交流、培训研讨等学习交流活动,助力成员单位提高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承接政府有关部门授权的事项或委托的教科研课题,积极参与健康食品行业企业调研、政策咨询等活动。

(七)建立开放共享的产业企业、职业教育发展信息交流沟通平台。通过与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有效衔接,确保国家关于职业教育发展方面的政策和措施,能够及时传达,推动贯彻实施。

(八)承担政府以及成员委托的其他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