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社合作,让田间学校走进农民合作社
昌平区农广校与北京鑫城缘果品专业合作社通过校社合作的方式于2015年建立鑫城缘田间学校,位于昌平区草莓产业基地核心区兴寿镇西新城村。自成立至今,鑫城缘果品专业合作社田间学校不断创新发展方式,充分发挥田间学校功能,开办包含高素质农民培育、农民中等学历教育、农村实用人才初级培养、农民职业素质提升、农业技术培训、农业科普知识讲堂、中小学社会大课堂等特色服务项目,被评为“全国百所优秀农民田间学校”。
二、创新教学方式,办好“四个课堂”
鑫城缘田间学校将传统教学方式转变为远程教育的空中课堂、现代教育的固定课堂、培训进村的流动课堂、教师下乡的田间课堂。开办“四个课堂”,使广大农民切实感受到进门学知识、下地获技术、上网得信息、业余受教育的实惠。
三、充分发挥田间学校功能,做好“四零服务”工作
鑫城缘田间学校充分发挥其功能,建设“四零服务”型培训基地,为农民开展零距离、零门槛、零费用、零时差的“四零服务”。通过技术示范,引领农民实践学习;通过自下而上的特色培训课程,让农民学到实用技术;通过聘请专家开展“四零服务”,对农民进行实时科技指导。
四、扩展培训项目,多区域联动发展
鑫城缘田间学校在农民培育工作中主动创新方法,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多省份合作,开创农民培育新模式。与此同时,鑫城缘田间学校开展技术扶贫工作,将草莓种植技术在河北省尚义县、内蒙古自治区阿鲁科尔沁旗、太仆寺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落地,并在阿鲁科尔沁旗建立农民田间学校,形成长期帮扶机制。
五、田间学校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多业并举
鑫城缘田间学校坚持农科教融合、农业产业与美丽乡村建设融合,充分考虑农民、农业、农村发展需求,推进村社合作,引导农民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路径,盘活村中闲置农宅,深挖村庄文化底蕴,助力美丽乡村建设。鑫城缘田间学校引导农户逐步实现以草莓、蔬菜多样化种植产业为基础,以盘活农村闲置农宅发展民宿为带动,以文化旅游为延伸,推动农民多业并举、增收致富,建设美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