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进一步推进教育融入乡村振兴建设,宣传展示乡村振兴“百千工程”典型乡村,交流引智帮扶乡村建设中典型案例和优秀成果,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管理能力及农广系统教师专业水平,为田间学校、实训基地搭建学习交流平台,11月6日,由北京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与北京市成人教育学会农村教育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延庆区农广校与门头沟区农广校共同承办的,引智帮扶乡村振兴展示交流与专题培训在北京市延庆区成功举办。活动汇聚各分校校长、主管培训干部、乡村振兴示范村、典型村代表等60余人。

市成教学会农村教育工委会理事长、门头沟区农广校校长李明智主持。
乡村振兴建设经验交流环节,发言人围绕乡村振兴主题,分享在教育、产业、乡村治理等方面的经验与思考。
延庆区农广校校长孟庆军以《农广教育搭平台学历提升育菁英》为题,以农民中专学历教育为抓手,分享通过市级课题引领、课程体系建设、学习品牌打造等多种教育形式,实现农民学历、技能、收入提升,构建多元教育体系的实践探索。
昌平区农广校校长吴洋聚焦《新时代农广校贯通转型探索——让农民教育接地气、有生气、聚人气》,重点阐述构建“六环两翼”培养模式,实施“五化”教学改革,破解教产脱节难题,激发农教人内生动力。
延庆区八达岭镇石光长城民宿创始人贺玉玲、顺义区南彩镇河北村党支部书记金治国、大兴区安定贾尚种植有限公司经理陈静,依次围绕“民宿+新业态”村企共融,助力乡村振兴;“五色引力”党建品牌引领,带动发展集体经济;深耕种植、加工、科普、农业+互联网全产业链,守业创业的心路历程,分享乡村振兴事业中的宝贵经验和做法。
随后,北京农职院教授、市农广校原校长朱启酒以《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为题,基于农民教育痛点,强调乡村要振兴教育必先行理念,通过博士小院等案例,剖析农业产业误区,指明融合发展方向,获与会者高度评价。

北京市农广校校长张新华围绕乡村振兴任务,回顾农广校工作,她强调,一要强化学历教育基础支撑;二要着力打造乡村品牌;三要破解农民致富与乡村发展难题;四要构建长效交流平台,推动学习生态建设。
活动的最后阶段,与会人员走进石峡村民宿,实地感受乡村建设的成果和魅力。大家纷纷表示,将结合所学所思所看,进一步推进乡村建设,为实现乡村振兴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次引智帮扶乡村振兴展示交流与专题培训,通过典型案例剖析与前沿理念共享,为北京市乡村振兴注入创新活力。未来,农教人将持续完善交流机制、拓展合作维度,打造更具引领性的乡村振兴学习生态,为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智慧力量。
门头沟区农广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