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体系新闻 >> 正文

市委农工委组织召开2017年北京市农村实用人才工作会

发布日期:2017-07-24    浏览次数:

 

 

7月21日上午,北京市农村实用人才工作会在大兴宾馆隆重召开。市委农工委副书记康森、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处长刘敏华、市农工委委员、干部处处长周洪生及13个郊区区委组织部(农工委)主管领导和人才科长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市周洪生同志主持,刘敏华同志和康森同志分别进行了重要讲话及指导。

 

会议观看了专题片《育京郊英才 促城乡发展》,介绍了2017年北京市农村实用人才工作的开展情况,以及农村实用人才培育现阶段所取得的突出成绩等。 大兴区、昌平区、房山区、怀柔区及延庆区分别就人才培养的理念方法、机制创新、有效操作、突出成果等进行了详尽介绍、对本区所面临的人才培养工作的瓶颈及问题也予以细致阐述。 

 

市委组织部人才处处长刘敏华结合全年工作,强调了三方面的内容: 一是三农的大背景下来看待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发展“新四化”,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关注农业现代化发展,构建“高精尖”农业;二是大力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加大城乡结合部、郊区农村环境整治力度,切实改善农村环境面貌,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把群众发动起来、组织起来,共同建设田园美、村庄美、生活美、人文美的幸福家园; 三是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人才管理方法,坚持“外请”、“下挖”、“内用”,建立“人才账”,颁布“招贤榜”,招揽和挖掘了一大批人才,并使他们“人得其所、才适其用、各显神通” 加强实用人才数量与质量转变,为农业发展提供新动能。 

 

市农委副书记康森介绍了北京农业人才工作的发展方向: 一是深入供给侧结构改革,要着力培育与首都定位相匹配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根据北京农业的多功能性,实现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级食品安全的示范区、种业科技创新的示范区、可持续性农业发展示范区核心示范区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北京的农村实用人才应契合产业发展方向;二是保留农民“土把式”种田的技能以及传统的农耕技术及文化,在此基础上培养优化具有在当地特点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三是优化实用人才管理体系,提升实用人才质量,促进实用人才快速成长。 

 

 

                                                        北京农广校 赵鑫